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桃園文學作家

林鍾隆(林外、林岳、林前)

  • 出身地桃園市, 楊梅區
  • 居住地桃園市, 楊梅區

林鍾隆(1930-2008)以《阿輝的心》成為臺灣第一本少年小說。 筆名林外、林岳,自號古道翁,籍貫臺灣桃園。台北師範學院畢業,歷任桃園縣小學、中學、高中教師。為戰後臺灣第1代作家,一生筆耕不輟,創作包含論述、詩、散文、小說、作文指導、兒童文學及譯作,被小說家鍾肇政譽為「全能型」、「才子型」作家。童詩《星星的母親》曾獲金鼎獎、少年小說《阿輝的心》入選「臺灣兒童文學一百」、童詩《我要給風加上顏色》更是經典代表作。1977年創辦《月光光》兒童詩雜誌,為臺灣第一份真正屬於兒童詩的專刊,對臺灣的兒童文學貢獻良多。 曾獲第一屆布穀鳥紀念楊喚兒童詩獎、中國時報童書獎、教育部優良著作獎、臺灣省教育廳金書獎、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等獎項。

圖片1:林鍾隆(林外、林岳、林前)

作家小傳

是臺灣戰後第一代作家,創作類型多元,被鍾肇政譽為全能型作家。

台北師範學校普通科畢業,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及高考,歷任國小、初中及高中老師,積極投入兒童文學的創作和推廣。

曾創辦主編《月光光》童詩雜誌, 1980 年由中壢高中退休後,即專事寫作。曾獲第一屆布穀鳥兒童詩獎,中國時報最佳童書獎。著有詩集《戒指》、《山》及散文、小說、兒童文學數十種。


林鍾隆是臺灣戰後第一代作家,已出版的著作至少一百三十餘種,初期著名於小說、後期著名於兒童文學,兼及論述、詩、散文、翻譯等。早期小說內容多架構在尋常生活中,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。彭瑞金認為他的筆「微妙、細緻,堪稱妙手」,帶領讀者進入人深層的內在探秘。林鍾隆後創作成就更高的是兒童文學,鍾肇政評其少年小說「以文字簡鍊流暢,佈局明快緊湊,故事曲折動人取勝」。他除了從事童話故事和少年小說的寫作外,還改寫和翻譯了兒童讀物,創辦《月光光》雜誌兒童詩,積極投入兒童文學的推動,對臺灣的兒童文學貢獻良多。出版有小說集《迷霧》、《錯愛》、《外鄉來的姑娘》、《愛的畫像》、《蜜月事件》、《梨花的婚事》、《暗夜》、《太陽的悲劇》,兒童文學《三劍客》等至少三十件作品。

是臺灣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,作品涵蓋小說、詩、散文、評論、兒童文學等,其作品深受兒童文學界的肯定,並對臺灣兒童文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。曾獲第一屆布穀鳥紀念楊喚兒童詩獎、中國時報童書獎、教育部優良著作獎、臺灣省教育廳金書獎、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等獎項。

上一筆
下一筆

寫作年表

  • 1951年 3月20日〈農村青年怒吼了!〉發表於《自由青年》第2卷第6期「鄉村報導」專欄。
  • 1955年 翻譯戶川秋骨〈隋筆短論〉於《中央日報.副刊》,並發表短篇小說〈屠夫的戲劇〉於《新生報.副刊》6版。
  • 1964年 12月應《小學生雜誌》之邀,開始於該刊連載臺灣第一部少年小說《阿輝的心》,至1965年9月止(第283~302期)。
  • 1965年 《阿輝的心》出版
  • 1966年 《阿輝的心》獲中國廣播公司選為「廣播故事」,在兒童節目播出。
  • 1977年 4月〈我們的話〉、〈我喜愛的詩——〈家〉選評〉,童詩〈故事〉(筆名林外),翻譯Shel Silverstein童詩〈樹上的小屋〉、〈看不見的男孩〉、〈沒什麼不同〉(筆名林亭),改寫童謠〈月光光〉,發表於《月光光》第1集。
  • 1977年 4月4日為推廣童詩教育,創辦並主編臺灣第一份兒童詩刊—《月光光》,推展童詩創作、教學指導與評論研究。
  • 1980年 11月以《星星的母親》一書與其他數本許義宗主編的「兒童文學創作專輯」叢書同獲行政院新聞局兒童圖書類金鼎獎。
  • 1980年 3月童詩〈我要給風加上顏色〉、〈童心〉獲第三屆月光光獎。
  • 1980年 5月詩作〈疑問〉、〈新葉〉以筆名「林外」發表於《葡萄園詩刊》第70期。
  • 1981年 4月4日童詩〈我要給風加上顏色〉獲布穀鳥詩社舉辦的「第一屆紀念楊喚兒童詩獎」。
  • 1985年 10月《可敬可愛的楊梅》獲臺灣省教育廳第五期《中華兒童叢書》金書獎優良寫作獎。
  • 1990年 11月認為以「詩刊」出發的《月光光》已完成推廣童詩、兒童詩的創作風氣,將《月光光》停刊,總計發行78集,並籌備創辦《臺灣兒童文學季刊》,持續以同人雜誌形式發行兒童文學刊物、更加全方位的推廣兒童文學創作。
  • 1991年 8月《阿輝的心》由臺中臺灣省兒童文學協會出版。
  • 1993年 應邀擔任桃園縣立文化中心策畫的「桃園縣作家作品集」編審委員。
  • 1995年 10月〈永窪綾子介紹〉,翻譯〈小矮人的故事〉(筆名林嶽),發表於《臺灣兒童文學季刊》第19號。
  • 1996年 《山中的故事》獲臺灣省教育廳第六期《中華兒童叢書》金書獎優良寫作獎。
  • 1997年 《我要給風加上顏色》出版
  • 2000年 3月作品《阿輝的心》、《醜小鴨看家》、《我要給風加上顏色》以及主編之《現代寓言》入選「臺灣1945~1998兒童文學100」。
  • 2001年 3月桃園縣文化局創辦報紙型月刊《文化桃園》,應邱傑之邀於該刊「桃花源交流道」版開設「林鍾隆專欄」,至2006年1月第58期停刊止,每期皆發表一篇散文,為林鍾隆連載最久的一個專欄。林鍾隆專欄」,至2006年1月第58期停刊止,每期皆發表一篇散文,為林鍾隆連載最久的一個專欄。
  • 2002年 7月17~23日,桃園縣政府於桃園巨蛋主辦第一屆全國書展,其中「桃園兒童文學館」展出林鍾隆、鍾肇政、傅林統、徐正平、廖明進、謝新福等近二十位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作品、手稿、影像等資料,並由林鍾隆擔任17日之駐館作家。林鍾隆、鍾肇政、傅林統、徐正平、廖明進、謝新福等近二十位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作品、手稿、影像等資料,並由林鍾隆擔任17日之駐館作家。
  • 2008年 10月17日為表揚林鍾隆長期為臺灣文學付出的心力與貢獻,並感謝其捐贈文物,國立臺灣文學館邀請林鍾隆夫婦赴臺南出席開館五週年慶祝活動,由鄭邦鎮館長致贈感謝狀。林鍾隆長期為臺灣文學付出的心力與貢獻,並感謝其捐贈文物,國立臺灣文學館邀請林鍾隆夫婦赴臺南出席開館五週年慶祝活動,由鄭邦鎮館長致贈感謝狀。
  • 2019年 被林央敏《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》列入桃園兒童文學的桃園作家
上一筆
下一筆

著作資源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3/18
  • 瀏覽次數:77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