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桃園文學作家

涂靜怡

  • 出身地桃園市, 大溪區
  • 居住地桃園市, 大溪區

1941年2月28日生於桃園。德育商業職業學校畢業。曾創辦政論性雜誌《中國風》月刊,曾任職於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、中國文藝協會常務理事、中國新詩學會常務理事、《秋水》詩刊主編。涂靜怡的創作文類為詩和散文。1974年與古丁創辦《秋水》詩刊。編有《盈盈秋水》、《悠悠秋水》、《浩浩秋水》等詩選。 曾獲國軍新文藝長詩金像獎、中山文藝獎、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、中興文藝獎章、中華民國新詩協會詩教獎。 林央敏《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》列入「威權時期的第一代作家」。

圖片1:涂靜怡

作家小傳

桃園大溪人。德育商業職業學校畢業,先後服務於林務局、郵政局,曾任司法官訓練所職所、中國文藝協會常務理事、中國新詩學會常務理事。

因愛好閱讀,參加「中國文藝函授學校」並受詩人古丁鼓勵,開始新 詩創作,以一首六百行的長詩〈從苦難中成長〉榮獲第14屆「國軍文藝金像獎」。


創作文類為詩和散文。1974年與古丁創辦《秋水》詩刊,1981年古丁辭世,仍勉力持續經營《秋水》至今。編有《盈盈秋水》、《悠悠秋水》、《浩浩秋水》等詩選。她的作品裡充滿了她的深情,正如夏鐵肩所說:「涂靜怡能從現實生活中深切了解到人生必須樂觀奮鬥的真義。」因此她的詩、散文,在在都闡釋人生必須樂觀奮鬥的真義,而不流為說教。作者自己也強調:「我的作品一則在時代的脈動中,敘寫國家民族的大我;一則也在較小的心靈中,抒寫小我的感情。」

曾獲國軍新文藝長詩金像獎、中山文藝獎、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、中興文藝獎章、中華民國新詩協會詩教獎。

上一筆
下一筆

寫作年表

  • 1974年 與古丁創辦《秋水詩刊》,並任主編。
  • 1980年 〈從苦難中成長〉榮獲第14屆國軍文藝金像獎
  • 1980年 〈歷史的傷痕〉獲69年中山文藝獎
  • 1981年 1981年、1982年和1983年分別獲得教育部、中國文藝協會及臺灣省作家協會頒贈文藝獎章
  • 1982年 出版《怡園詩話》,接續有《綠箋多情》、《紫色香囊》等詩集,展現其清麗唯美的詩風。
  • 1989年 催生自己的第一本詩集《陽光蜂房》,詩風抒情感性又浸透著神祕象徵。
  • 1996年 8月31日中國詩歌藝術學會主辦的「第一屆詩歌藝術獎」,詩歌藝術編輯獎為主編《藍星》詩刊的向明和主編《秋水》詩刊的涂靜怡。
  • 2019年 被林央敏《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》列入威權時期的第一代重要的桃園作家
上一筆
下一筆

著作資源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3/19
  • 瀏覽次數:53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