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桃園文學作家

杜潘芳格

  • 出身地新竹縣, 新埔鎮
  • 居住地桃園市, 中壢區

杜潘芳格(1927-2016)是客語寫詩濫觴。 籍貫臺灣新竹,臺北女子高等學校肄業。曾任新埔公學校教員,歷任《臺灣文藝》社長、女鯨詩社社長,並為「笠」詩社同仁、臺灣筆會會員。創作以詩為主,兼及論述、散文及傳記。為「跨越語言的一代」的詩人,慣以平淡、嚴肅、批評處理現實社會問題,擺脫女性作家刻板閨怨的風格,語言淺白質樸,形塑臺灣女性的多重身影。八○年代嘗試創作客語詩,開拓臺灣客家語的文學版圖,曾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。

圖片2:杜潘芳格

作家小傳

1927年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,婚後移居桃園中壢。

台灣客籍女詩人,被稱為跨越語言的一代。生於新竹新埔客家望族,1965年加入強調本土意識的笠詩社,1980年代開始積極從事客語詩的創作。1990年代曾任《台灣文藝》雜誌社社長,女鯨詩社社長;1992年年以北京語、英語與日語寫成的詩集《遠千湖》,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。2007年,杜潘芳格獲行政院客委會頒發「傑出貢獻獎」及「台灣新文學貢獻獎」。2008年獲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。

出生於新竹新埔,婚後移居桃園中壢,曾任《臺灣文藝》雜誌社社長、女鯨詩社社長。她的創作以詩歌為主,作品反映了時代變遷、女性意識和客家文化等議題。擅長以細膩的筆觸描寫生活中的點滴感受,並融入對社會、文化和女性議題的關注。

代表作品有《中元節》、《平安戲》、《紙人》、《菜園》、《慶壽》、《淮山完海》等。

上一筆
下一筆

寫作年表

  • 1965年 加入笠詩社。
  • 1966年 1月詩作〈春天〉發表於《臺灣文藝》第10期。本年並陸續發表詩作〈相思樹〉〈兒子〉〈虛空的洞穴〉。
  • 1968年 3月17日於中壢自宅舉辦笠詩社四週年年會,與會者有陳千武、錦連、羅浪、趙天儀、陳秀喜、吳瀛濤、羅明河、鄭烱明、林亨泰、林煥彰、林錫嘉、白萩、葉笛、林宗源、洪炎秋、郭水潭、鍾肇政、鄭清文、林鍾隆、辛牧、陳明台、拾虹等人。
  • 1977年 出版中日文雙語詩集《慶壽》
  • 1990年 3月將多篇作品結集成書《朝晴》,書名擷取孫子與孫女的名字而命名
  • 1992年 5月6日出席於臺北環亞飯店舉辦之頒獎典禮,以詩集《遠千湖》獲第一屆「陳秀喜詩獎」。
  • 2008年 11月22日出席真理大學語文學院於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的「第12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杜潘芳格文學學術研討會」,獲獎並致謝詞;與會者有彭瑞金、李魁賢、江寶釵、陳明台、利玉芳、張良澤、莫渝、江自得、黃騰輝、邱一帆、陳龍廷等。
  • 2009年 7月由國立臺灣文學館、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出版《杜潘芳格集》
  • 2014年 12月藍建春訪問撰寫《新竹縣客家文史學家口述歷史專書:杜潘芳格生命史》,由新竹縣文化局出版。
  • 2015年 2月3日~6月21日,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辦「臺灣島上的女人樹——杜潘芳格捐贈展」,規畫「文學創作」、「女性生命史」、「跨越語言的一代」、「客語文學的實踐」四個主題,展出杜潘芳格之書籍、日記、手稿等文物。杜潘芳格捐贈展」,規畫「文學創作」、「女性生命史」、「跨越語言的一代」、「客語文學的實踐」四個主題,展出杜潘芳格之書籍、日記、手稿等文物。
  • 2019年 林央敏《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》列入威權時期的第一代作家
  • 2021年 《化妝等清秋》被林央敏《桃園文學百年選》收錄為桃園文學代表
  • 2023年 1月《杜潘芳格:島嶼上的女人樹》由新北客家委員會出版。
上一筆
下一筆

著作資源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3/18
  • 瀏覽次數:52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