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桃園文學作家
呂鷹揚
- 居住地桃園市, 大溪區
呂鷹揚曾為「崁津詩會」的發起人之一,以及日治時期「桃園吟社」的社長。 日治後,於明治二十八年(1895)任桃園廳參事、授佩紳章,明治三十二年(1899)任大溪街長,明治三十六年(1903)創設桃園輕便鐵株式會社(今桃園客運)。曾參與大嵙崁公學校創校事宜,並集結大溪地方士紳六人,開墾南雅庄阿姆坪田地六十甲,以為該校資產。創校後,任教該校,亦頗熱心地方事務。生平無詩集行世,作品散見《臺灣新報》、《臺灣日日新報》、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、《采詩集》、《鳥松閣唱和集》等詩選報刊,茲據以輯錄編校。 對於大溪文化教育、交通軌道、樟腦製造及土地開墾等事業皆奉獻良多,在地方上地位崇高,備受敬重。其作品散見《臺灣新報》、 《臺灣日日新報》、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等報刊。

作家小傳
呂鷹揚(1866~1924)。字希姜,號釣磻。清海山堡大嵙崁(今桃園縣大溪鎮)人。
27歲考中秀才,設帳授徒,作育英才。1897年,成立「臺北國語傳習所大嵙崁分教場」,並受聘為漢文教員。1903年與桃園鄉紳集資築路,成立「桃崁輕便鐵道會社」(今桃園客運)。同時曾參與大嵙崁公學校創校事宜,並集結大溪士紳,開墾阿姆坪捐贈作為學校的「學田」資產。故居「大溪蘭室」為桃園知名古蹟。
受傳統漢學教育的呂鷹揚,除了在地方政治上有他一定的地位外,在現代教育、殖產興業、土地開發及礦產經營等方面,也都有十分耀眼的成績。為人豪放豁達,擅長詩文及書法。作品散見《臺灣新報》、《臺灣日日新報》、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、《采詩集》、《鳥松閣唱和集》等詩選報刊。
代表作如1910年(明治43年)6月25日發表於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的〈阿姆坪開墾記〉:
「石秀坪前阿姆坪,二年招佃力披荊。鑿通水道三冬足,犁削山隈十畝平。叱犢相聞農有慶,吠尨弗聽戶無驚。從今崁校多基業,好育儒林間世英。」
寫毗鄰石門水庫的阿姆坪開墾之初的情形,寫實報導土地人事與詠景兼具。
寫作年表
相關連結
著作資源
- 最後更新:2025/03/19
- 瀏覽次數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