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桃園文學作家

童真

  • 出身地浙江, 慈溪

童真(1928-2018):籍貫浙江慈溪,上海聖芳濟學院畢業。1947 年8 月來臺。1952年投身寫作,創作以小說爲主,內容多取材於五○至七○年代嬗變中的臺灣現實社會,文筆輕逸細膩,人物刻畫深入透徹,十分重視結構布局,不時流露出對人群的關心及母性之愛。曾爲文藝協會、婦女寫作協會會員,曾獲香港《祖國周刊》短篇小說獎,第8屆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。

圖片1:童真

作家小傳

童真,女,1928年6月28日生,祖籍中國浙江慈溪,2018年2月1日辭世,享耆壽90歲。

童真出身浙江商業世家,於中國上海經營童涵春堂中藥店,童真也曾於上海就讀聖芳濟學院。童真在新婚不久之後於1949年間來台,其夫婿是業餘翻譯家陳森,服務於台灣糖業公司。童真婚後除了操持家務之外,也專注於文學創作,是1950、60年代活躍於文壇的知名作家。由於丈夫工作職務上的需要,童真居住過花蓮光復、高雄橋頭、台中潭子和彰化溪州等地。童真的丈夫退休之後,兩人曾一同移居美國,丈夫辭世之後,童真也因年事漸高,返台與兒子媳婦同住。

童真曾為中國文藝協會、中國婦女寫作協會會員,並曾榮獲香港《祖國周刊》短篇小說徵文李白金像獎、中國文藝協會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等獎項。

童真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兼及散文。對於小說創作,童真曾自述:「不光是寫故事。寫小說不是寫故事,我寫的是人物、我的見解、我的人生觀……但不明白地說出來,讓讀者自己細細地讀,慢慢地體會。」童真雖為家庭主婦,但精於觀察,寫作題材廣泛,從城市到鄉村,從工廠到市場,都是童真文學創作的構成背景。

司馬中原曾評論童真的作品道:「她初期的短篇作品,恆以其理想的生存境界為中心,欲圖構建成一圈圈縱橫柔密的閃光的環繞。她精神的質點與作品的價值,全建立在內發的真誠上。她創作的道路,不是單一的直線,而是一張綜錯的網。」文學研究者范銘如則認為童真的作品在1950年代台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意義:「相較於男性高唱反共懷鄉,女作家卻從象徵封建父權結構的大陸挪移,用多重的視角體驗台灣新家園,童真著名小說〈穿過荒野的女人〉,是女性振翅高飛,迎向充滿無限可能的島嶼。」童真著有小說《翠鳥湖》、《古香爐》、《黑煙》、《相思溪畔》、《黛綠的季節》、《懸崖邊的女人》、《紅與綠》、《愛情道上》、《爬塔者》、《彩色的臉》、《霧中的足跡》、《車轔轔》、《夏日的笑》、《寂寞街頭》、《寒江雪》、《樓外樓》、《離家的女孩》、《花之夢》等。(石育民)

上一筆
下一筆

著作資源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5/22
  • 瀏覽次數:21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