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展覽演出與活動

「城牆與水脈—文學館與舊城的回聲」文學走讀

內容介紹

■ 活動簡介

  清代時期,桃園漳泉械鬥頻繁,民間因此以景福宮為中心自行修築「桃仔園城堡」作為防禦工事,此趟走讀將從景福宮內詩人鄭永南的落款出發,追溯到日治時期桃園極具代表性的文人結社——「桃園吟社」,吟社成員曾於此地聚會吟詩、發表作品,也帶動地方文教的興盛,是桃園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。

  穿過舊城街道,行經城門遺址與土地公信仰,我們會來到由東門溪加蓋而成的東溪綠園。東門溪位於古城東門之外,如同城堡的護城河,亦是桃園早期都市聚落的界線。這條溪在地長者回憶中,是清澈可洗衣、親密如母親河的存在。而今我們要踏上東國街,重新思索:我們與腳下這條被掩蓋的東門溪,可以重建起什麼樣的關係。

  從當年的桃園吟社,走向今日即將開館的桃園文學館,這趟走讀穿越城牆與溪流,串連起兩個時代的文學場景。讓我們沿途聆聽這些故事,在「過去的吟社」與「未來的書寫空間」之間,建立起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。


■ 藍博瀚老師

桃園人,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,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。2019年完成《日治時期桃園街空間的現代化過程》碩士論文畢業。興趣攝影、手繪插畫與平面設計,持續復原桃園消失的經典建築。

擅長參與式文化資產保存、文化資產調查、臺灣建築史、桃園地區日治時期現代化、人物、建築史研究。2012年創立「陽明一街實驗工坊」粉絲專頁,分享桃園文史研究與文化資產議題。近年投入《大園區志》與《桃園區志》人物誌撰寫。


■ 活動資訊

  1. 活動日期:2025年8月16日(週六)
  2. 活動時間:15:00~17:00(14:45開始報到)
  3. 集合地點:桃園景福宮廟埕(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208號)
  4. 走讀路線:景福宮→大廟口派出所→中崎本舖→黃景美布店→簡國賢故居→桃園民生路郵局→十五街庄開基福德宮→東石公→厚德福德宮→排水原址(東門溪)→東新橋原址→桃園第二公學校校長宿舍→桃園文學館
  5. 本活動酌收費用200元,現場付款,請自備百鈔零錢。
  6. 本活動配有導覽機,敬請自備3.5mm插頭的有線耳機。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8/07
  • 瀏覽次數:10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