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上方圖片
:::

桃園作家作品

《月光光》兒童詩雜誌

  • 作  者林鍾隆(林外、林岳、林前)
  • 出  版, 1977
  • 其他資訊《月光光》兒童詩雜誌,1977年發刊。 1977年4月,台灣第一本兒童詩刊《月光光》,在林鍾隆的主導下誕生,至1990年11月發行第78集結束,後更名為《台灣兒童文學》。 13年間,《月光光》的內容規畫:一半為成人撰寫的童詩,另一半則接受、鼓勵兒童作品,自然地培育下一代兒童詩人,進而帶動台灣童詩創作、教學及評論風潮,亦影響日後的兒童詩刊,為台灣兒童詩發展奠下良好基礎。
  • 相關資源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 

作品說明

兒童詩集。雙月刊(以「集」名,不以「刊」名)。1977年4月創刊於中壢市。

由林鍾隆創辦。曾於創刊前邀集文友:許義宗、張水金、黃郁文、藍祥雲、王萬清、黃基博、廖明進、顏炳耀、傅林統、蕭奇元、張彥勳、馮輝岳、陳正治、徐正平、林煥彰、謝新福、范姜春枝等擔任同仁,組織編輯委員會,創刊時在版權頁列為「捐助者」。實際編務均由林鍾隆負責,卻未署名主編。

第1集分為9個欄目,包括:我們的話、童謠選刊、我喜愛的詩、成人作品選、兒童作品選、外國兒童詩選譯、成人作品展、兒童作品展、詩話等。以後各集,大致上也按此方向規畫編輯。

「我們的話」可當發刊辭及創刊宗旨,(署名編者),摘錄如下:

「我們中國是文化古國,我們中華民族,是『詩的民族』,因此,我們的兒童,必須從小就能享受詩的歡樂。……我們所期望的,只是,讓孩子們有詩可讀,讓孩子們也能像成人一樣,能以吟詩作樂,並以能作詩為自我高尚的樂趣。我們不勉強兒童作詩,我們不強求沒有詩的心,唱出詩聲。……我們很想聽聽,我們的兒童的心聲,那發自內心深處的心聲。我們要給與機會,使他們說出來;我們要提示方法,使他們表現出來;我們要鼓勵他們拿起筆來,把他們寫出來;我們想了解,我們珍重,我們的下一代的心。我們有深切的關心。一無所知,使我們不安。所以,我們要鼓舞孩子們,寫出內心深處的心聲,發為吟咏歌唱。……」

《月光光》以「詩刊」出發,第7期起封面卻不再出現「兒童詩集」字樣,第60期起,封面出現「兒童文學」四個字,內容開始有了一些童詩以外的作品(包括「作文講義」),至1991年1月出版第78期後,於同年3月改刊名為《台灣兒童文學》(季刊)。

《月光光》自創刊起,即設有「月光光獎」,計辦理12屆;第1年(1978)4月5日,林鍾隆夫人彭桂枝老師病逝,為紀念她在兒童詩指導上的貢獻,以其名義設置「彭桂枝兒童詩指導紀念獎」,共舉辦11屆。林鍾隆創辦《月光光》,他以林容為筆名翻譯日據時期1930年出版的台灣兒童作品《童謠傑作選集》(見第3集至22集),是最大的貢獻和成就。


相關作品

  • 最後更新:2025/03/10
  • 瀏覽次數:27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