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於中壢。師大附中、台大社會系、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。曾在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交換留學,沿鴨川散步一整年。曾獲馬祖文學獎、台大文學獎、林榮三文學獎等。評論見於鳴人堂、轉角國際、端傳媒等。 作品有:《少...
1980年生。東吳大學政治、法律系雙學士,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,目前為文字工作者。著有:《轉山》、《走河》。 曾獲雲門舞集「流浪者計畫」贊助。《轉山》為誠品年度華文創作排行榜第2名,金石堂年度十大最...
淡江大學中文系肄業。早期服務於臺灣火柴公司,任職祕書十餘年。因病退職後,從師學習鋼琴,閒暇則以閱讀消遣,病體逐漸痊癒。1972年春開始寫作,以本名發表散文及小品。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。風格傾向於心靈絮...
新竹師範學院畢業,高雄師範大學碩士。歷任國小教師、主任以及校長,1978年曾創辦《忠貞兒童》,為桃園縣國小校刊之先河。現已退休,為桃園平興國小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、桃園縣聘任督學。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...
浙江瑞安人,1948 年來臺。浙江瑞安高中畢業。曾任海軍士校文書官、海軍總部統計員。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。主題均為闡揚周邊環境之光明面,以健康誠實的筆,寫出心中所想之事,眼中所見之物。她在工作與理家之...
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,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。曾獲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。研究專長為古典詩詞、詩學理論、臺灣文學,專研元代的詩歌與理論。著有《元代上京紀行詩的空間書寫》,編有《日...
百歲滕興傑老師的創作多元,他在桃園除了是知名文學、小說家外,更是書畫藝術創作者。謄興傑老師從加入「桃園市文藝作家協會」,共16年時光從協會會員到成為協會理事、顧問,參與文化事務活動的推展不遺餘力,貢獻...
桃園龍潭鄉知名詩人游金華,」從窮困中自修,而自成詩壇一家。游老以耕讀傳家,他寄語後輩子孫,不管現實生活如何艱苦,都不應該忘記讀書。 1971年加入「陶社」,並於1982年與龍華醫院院長吳統禹在龍潭成立...
曾任《現代創作》雜誌主編、《春暖》雜誌社社長。 洛卡創作文類以詩和散文為主。詩以「情」為主要抒寫題材;散文則有著一股濃郁的鄉土味和山水氣息。其文字簡鍊質樸,對大自然的刻畫親切雋永,常流露出自己率真的感...
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,美國密蘇里州芳邦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。曾任桃園振聲中學教師、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助理教授、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美術編輯、《新陸現代詩誌》主編、電影美術指導、《長城詩刊》特約編輯...
臧真白,本名南橋,又名大聾,山東日照市兩城鎮青崗溝村人。1931年出生於山東日照市,2004年5月17日在桃園去世。是台灣著名的書畫家、詩人、篆刻家,也是于右任的入室弟子。 山東大學畢業,專擅書畫,曾...
內海國小校長退休,在教學時非常重視教材,為了讓教師在教授母語時有所參照,他編輯了大量的教學書籍讓基層教師使用,以琅琅上口的河洛語童謠為主題,希望藉由歌謠,培養小學生的鄉土關懷。 退休後,在大園鄉老人會...
曾獲國軍新文藝金、銀、銅像獎,空軍文藝金鷹獎,教育部文藝獎,青溪金環獎,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等獎項。吳俊傑的創作文類以散文、小說為主,兼有劇本發表。他的作品在人性向善上大力發掘與宏揚,以樂觀進取的精神,提...
書法家王漢金,1932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。自六歲啟蒙習書,紮下了深厚書法基礎。17歲從軍後隨軍來臺。 忙碌的軍旅生涯並無損於王漢金對書法藝術和文學創作的熱情,退伍後更是創作不輟。著作包括書法集五冊,...
羅曼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兼及散文。作者自年輕時即參加大陸的抗日救國運動,開始文藝的創作,來臺後又從事教職,一生的閱歷豐富。其作品也自然流露了大時代的變遷及人情的變幻,反映時代的心聲,文字簡潔流暢。 ...